您现在的位置: hd57365范文网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育创新与创新型教师

教育创新与创新型教师

hd57365 | 学校管理 | 人气:839

标签: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 教育创新与创新型教师,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在解决某一教育教学课题时往往并不遵循固定的程序与模式,而总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创造性蕴含于上述活动中。教师的创新能力由以下几方面因素构成:

1.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在确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而且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师在确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要把共性的要求与个性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实效性。

2.设计与实施最佳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设计一个最佳教育教学方案是一个教师已有知识与经验的综合运用,也是教师观察力、理解力、机智性、想像力的充分表现。最佳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关键是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为此,教师必须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过程,运用语言和其它方式将最佳教育教学方案付诸实施,必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组织学生个人和集体的工作和学习,利用优良传统影响和教育学生。

3.总结分析能力。创新型的教师总是善于分析自己、同事和学生的活动,自知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依靠教学理论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情境,预见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升华为理论。创新能力强的教师还善于向他人学习,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同行在同领域中有哪些突破,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面对这种新形势又应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教师创新能力的特点

1.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创新型教师之所以能够满怀信心地对学生进行劝告、指导、说理和教诲,并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是因为他在认知上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创新型教师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证据的怀疑,对未曾想到的现象出现的惊奇,对尚不理解的问题的探求,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

尊重和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既是创新型教师强烈求知欲的表现,也是创新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创新型教师不但不伯学生“疑”,相反,总是积极引导学生善于从课本上,从教师的讲解中,从科学知识本身发现疑点,提出疑问,大力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怀疑的学习习惯,决不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创新型教师的强烈求知欲还表现在勇于自我否定。创新型教师不固执己见、不故步自封。相反,他们总是在教学上勇于自我否定,善于吐故纳新,做到排除固定观念,大胆怀疑和具有否定精神,准许“百家争鸣”,鼓励学生与老师争鸣,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用正确的新观点、新结论来代替、纠正和发展各种理论和学说。

2.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教师的创新才能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景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方法。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善于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当时的情境随机应变地对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心理能力和决策才能。它是教师敏锐认知、果断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创新型教师不可缺少的才能之一。

教育机智是一种教育艺术,而教育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它既可表现为在瞬息万变的 “偶发事件”情况下,善于很快地确定方向,正确估计正在形成的局面,迅速作出有效的教育决策,给予恰如其分、恰到处的处理,也可表现为在正确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善于捕捉反馈信息,并据此及时作巧妙的设计和安排,使教学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3.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善于冒险,鼓励创新的行为特征。创新型教师勇于作智力探险,往往把一般人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各种概念熔于一炉,善于把种种精神素材和生活素材以更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因此,创新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幻想总是热情地肯定、鼓励和积极引导,绝不用僵化的思想来束缚学生。创新与机遇往往是同义语,机遇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创新往往是由意外而来,不少出于机遇。所以,创新型教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见微知著,能够发现普通人不注意的、容易忽略的问题,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承认每个学生皆有创新能力,对学生一视同仁,甚至有些“偏爱差生”。可以说,创新型教师既是一位善于发现、鉴别学生创造力的良师,也是一位关心爱护学生的益友。

三、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奥托曾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只不过它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劳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可惜在教育工作中,不少教师的创造性不但没有得到挖掘,反而在不断地萎缩乃至泯灭。学校需要教师具有独创性,这是由教育所提出的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具体教育情况异乎寻常的特性所决定的。

1.注意培养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培养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师自己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和安排。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教学内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教学目标、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效果,思考采取的方法或策略,创新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加强教学活动后的反思。早就有人提倡第二次备课,即课后对课堂教学情况,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反思,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三是加强教师教学活动中对自己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

2.引导教师不断广泛汲取新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3.鼓励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处理教学问题。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当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我们应该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教学问题,不要盲目崇拜,盲目套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

4.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形成正确的创新动机。培养教师的职业成就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领导搭台,创造机会,让教师独立负起责任,解决教学问题或主持某个课题研究等,让教师体会到领导和老师的信任以及自身的使命感,增强自信心。 (2)经常向教师提出中等程度的成就目标,因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往往能接受中等风险。(3)经常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进行详细具体而及时的反馈,不断加以鼓励、强化、纠偏,从而形成对工作的稳定热情。

5.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的竞争和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均严重阻碍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学校管理应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清除病态竞争。同时注重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估,从教师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实绩和态度来科学评价一个教师。在评价中传播创新思想,渗透创新思想,修正错误思想,营造一种宽松的创新氛围。

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型教师,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教育创新与创新型教师》相关文章

tag: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教育教学 - 学校管理

相关分类
学校管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