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hd57365范文网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当校长就是为了教好每个学生

当校长就是为了教好每个学生

hd57365 | 学校管理 | 人气:294

标签: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 当校长就是为了教好每个学生,

【人物简介】

蔡林森

1942年10月生,江苏泰兴人,1960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原江苏洋思中学校长、全国中学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xx省中学特级教师、xx省首批名校长。

办学思想: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座右铭:要老师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要教师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人生哲学:吃苦就是享福。

20**年8月10日,我退休了。不久,xx省xx市永威学校,先后担任永威学校初中部校长、永威学校执行校长、永威学校校长。如今,永威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小学、xx市一流,中考、高考创历史最高水平。xx市先进单位,xx市、xx市校长、教师培训基地。xx市优秀校长,xx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坚持“当校长就是为了教好每个学生”

也许有人要问我,退休了为什么不留在洋思中学,却要千里迢迢来到河南沁阳永威学校?是想发财吗?是想来放松放松养老吗?

许多人都知道,我和洋思中学连在一起,密不可分。20**年7月,我为了让年轻人挑大梁,先后三次递交报告,xx市委、市政府让我退休。8月10日,市委、市政府领导找我谈话,批准了我的请求。20**年8月17日,xx省xx市讲学,xx市教育局魏振江局长得知我刚退休,就邀请我来沁阳永威学校当校长。9月16日,xx市教育局副局长史曙光等领导特地赶到江苏,再次聘请我加盟永威。我见任太平董事长说的第一句话:“我不谈钱,要去就要能让我把永威学校办好,能教好每个学生。”当时我想,到河南去似乎背叛了洋思,背叛了泰兴,背叛了江苏。后来,xx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等领导开导我:“教育无国界,xx省界,你到河南推广江苏经验,同样是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也为江苏争光,陶行知不是在几个地方办过学校吗?”我听后仍拿不定主意。

国庆长假期间,永威集团董事长任太平又连续几次赶到我家,用了几天的功夫,说服了我的妻子、亲戚。我被感动了,终于横下一条心。10月17日,我含泪告别了亲戚和80多岁的父亲,告别了洋思中学,来到了河南。

我来永威学校图什么?如果图钱,就必然办不好学校,甚至犯错误。我来当校长,就是为了一心办好学校,教好每个学生。

两年来,我每天5点起床,晚上10点才睡觉,星期天也不休息,寒暑假回江苏老家休息,也不超过10天,其余时间在校培训教师。有位好心的高中语文教师深夜到我宿舍里,劝我:“蔡校长,你要像象棋中的帅、将,要稳坐中央,不要出来,什么事都让别人去干,不必自己去听课、评课。”他还要我好好保重身体……我当场严肃地说:“按你说的当校长,还能把学校办好吗?我一定要坚持靠前指挥,走动式管理……”实际上,我几乎废寝忘食。我生活俭朴,个人开支很小,把工资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献给了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或其他人。看见有困难的学生交不起学费,就代交;一位初二学生买不起校服,我就付了400元给班主任,让这位学生也穿上校服……总之,我坚持关心每个学生,特别舍得花钱帮助困难的师生。我以人格治校,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为学生服务,赢得了大家的理解、支持,这是办好学校、教好每个学生的前提。

坚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20**年10月20日,董事长叫我担任初中部校长,抓好初中部。当天上午,我听了初中部几位老师的课,发现他们“满堂灌”,学生课上打瞌睡,作业压到课后。学校管理混乱,谁也不管谁。学生成绩有水分,几位好心的教师写信给我,都劝我不要待下去,赶快回家。

到底怎么办?我鼓起勇气,站了起来,坚信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一定要再拼一回,一定要办好永威学校。千头万绪,从何抓起?还是从新课程改革开始,即从推广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开始,因为课堂是教好每个学生的主阵地。

我连夜制定了讲课制度、评课制度,复印了课改资料,一道发给教师,立即组织教师赛课。第一轮赛课,教师满堂灌,问题严重,我听一节评一节,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有的教师难以接受,哭了,甚至闹情绪,歇了几天才上班。校园里议论纷纷,不少人袖手旁观,指手画脚。第二轮赛课,大家有了进步,能够让学生学了,我仍不放过他们,指出他们搞了形式主义、“花架子”,重点指导课堂上让学生看书、练习、更正后,教师如何针对存在问题有序、有效精讲。第三轮赛课,教师们基本上能够运用洋思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效地自学。但是,我还指出了教师的形象、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不少问题,就这样,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搞了三轮赛课,我每天听课评课七八节,老师们饱尝了酸甜苦辣,艰难地迈出了课改的第一步。从此,初中部不停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地迈出新步,成为课改典型。

小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不强,小学能不能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呢?

20**年暑假中,我和副校长李富兴、孔祥金、申芳一起认真组织小学部教师和初中部教师,一道学习,人人赛课、评课。小学部老师们都能积极参加新课改,他们一致认为,小学生好动,最喜欢自己看书、练习,课堂上让学生学,生动活泼,效果特别好。开学后,我和小学部申校长继续引导小学部的教师赛课、评课,我经常到小学部听课、指导。这样,小学部教师很快都能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适合小学生自学能力,能让小学生会学、学好的五个“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看一看”——让学生看课文;“想一想”——再思考几个问题;“考一考”——通过板演练习,检测看书效果;“议一议”——大家讨论对不对,错在哪里,怎么改,为什么;最后“练一练”——当堂完成作业。小学部老师们有的走出去,到外校上课,均得到好评,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xx市优秀级。

20**年11月,《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我写的课改论文《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岂能硬性规定》,就是根据我们永威学校初中部、小学部推广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要透彻理解洋思教学模式,要能够抓住根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靠科学,遵循规律,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教学结构,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既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又坚持科学,实事求是;既抓知识能力学习,又抓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既要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又要整体推进;既要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既要学生紧张学习,又要教师科学引导。该讲的要讲好,通过“兵教兵”(学生更正、讨论自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会了的,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一定要讲,一定要讲得有序,讲得好,不是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是要一类题一类题地讲,由个别(这道题)到一般(归纳理论知识),再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每节课,教师该讲几分钟?要根据学情而定,即根据出现问题的多少、难易的程度而定。如问题少,易懂,就可以少讲;如问题多,学生难懂,就一定要多讲。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班级,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上,指导的方法、讲的时间也就各不相同,应该随机应变。再说,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校情,不同的课改现状,教师讲的时间更应该各不相同。

此外,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还总结了如何处理讲和练的关系:练求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耳听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多练才能由懂到熟,熟能生巧,巧能升华,知识的潜能方可转化成能力;练求精。精,指练的内容典型,足以成为范例。练透一种种类型,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一个个路标,那就不愁无路可走了。多练和精练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前者是指在讲和练的天平上,讲宜少,只讲精要的几步;练宜多,练要贯通教学的全过程。后者则讲练的内容,不泛泛而练,要精选范例练,要练出门道,练出智慧,练得精彩。

如果课改脱离实际,不下功夫,不进行实践创新,仅仅高谈理论,纸上谈兵,或者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怎么也不会找到这些规律,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高中阶段能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搞好新课程改革?

20**年2月,经过原永威学校校长推荐,董事长任命我担任永威学校校长。我二话没说,立即上任,就像抓初中部那样,立即组织高中部教师人人赛课、评课,注意依靠科学,遵循规律,从高中部的实际出发,讲求实效,重点解决了高中部课堂教学容量大、难度大,如何搞好课改、上好高考复习课以及如何纠正“周周考”、死记硬背等许多新问题,使高中部新课程改革也很快上了正轨,使洋思经验在高中阶段得到推广,并有了新的发展。实践证明,课堂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即由教师讲(传授知识)、学生听,变为学生自主紧张地学习,这是教好每个学生主战场上的一大胜利。

www.njhksw.com

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

20**年10月下旬,我一进永威学校,就迅速落实教书育人责任制,坚持让“包”字进校。我给学校干部、管理人员以及所有教师分别写了“包”的责任书。董事长看了很满意。但是,还要经过校委会、董事会、校监会一群人通过。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评定教学质量该自己跟自己比,xx县比,有的说质量没法比,有的说高几分该用“加法”,有的说高几分该用“乘法”,有的说该封顶,有的说不该封顶,有的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开了几次会,说法不一,难以统一,因为缺少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领导太多了。董事长也举棋不定。我觉得这里事情难办,就对董事长说:“你这里有这么多能人,为什么还要叫我来?既然你认为好,何必还要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议来议去?一切只要有利于办好学校就行,我订的责任制,出了问题我负责!”就这样,董事长终于拍板,学校与教师、班主任一一签订了教书育人责任制,要班主任、教师包教好每个学生。责任制明确规定,人人及格如何奖,有一个不及格怎么追究责任。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当校长就是为了教好每个学生》相关文章

tag: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教育教学 - 学校管理

相关分类
学校管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