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一历史学习大全, 初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盛赞曰:“魏武用兵如神、理论丰富;唯才是用,善纳人言,知人善任;谋略高远;文章有悲凉之意,又为建安文学之创始人;感情丰富。曲高和寡,乃旷世之鬼才!”说的是()
A.诸葛亮 B.曹操 C.曹丕 D.孙权
2.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政治条件是()
①实行屯田,军粮有了保证 ②官渡之战后兵力强大 ③“挟天子以令诸侯” ④能“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A.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B.重视农耕,大兴屯田
C.200年,在官渡大败袁绍 D.208年,率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4.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的主要原因是()
A.孙刘联军拥有长江天堑
B.曹操南下不得人心
C.曹军战线长,不习水战,又遭遇火攻
D.孙刘联军力量强大,又有诸葛亮为其出谋划策
5.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①赤壁之战 ②曹丕废汉帝称帝 ③官渡之战 ④孙权称王建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6.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7.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措施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修建水利工程
C.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贸易 D.发展丝织业,蜀锦行销三国
8.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A.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
B.蜀锦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C.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的生产力相比
D.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
9.三国时期各国的统治者都力图打破当时的均衡局面,这表明 ()
A.当时南方力量正在超过北方B.各国内部混乱无法实现统一
C.统一仍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D.统治者竭力维护割据状态
10.下列选项中,不是西晋后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原因的是 ()
A.东汉末期起,北方社会动荡不安,而南方比较安定
B.北方人民躲避战乱
C.匈奴等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D.北方人民志愿到南方参加南方的开发
11.中国古代居民大规模迁移的流向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移的相同后果是()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加剧了民族矛盾和斗争D.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12.出现北方人口南迁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B.南方比较安定
C.为了躲避战乱 D.经济重心在南方,生活水平较高
13.北方人民南迁主要分布在()
A.淮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岭南一带
14.淝水之战的结果表明 ()
A.东晋的国力强盛B.东晋军队能征善战
C.前秦统治的腐败D.统一的历史条件还不成熟
15.下列内容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的有()
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⑤北方人口南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www.njhksw.comwww.njhksw.com
16.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南朝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B.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17.自东汉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政权力量弱小,不能抵抗
B.少数民族原居住地阶级矛盾尖锐
C.对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向往
D.民族融合的加强
18.“五胡”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A.促进了我国民族的大融合
B.使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更趋合理
C.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式更新
D.帮助内地人民进行反压迫斗争
19.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C.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北京
2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1.和商鞅变法一样,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交往 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下列什么历史现象()
A.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B.南朝统治者奢侈腐化
C.南朝时期佛教盛行 D.南方气候湿润
24.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25.下列哪些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
①朝代更替频繁,长期处于分裂割据,南北对峙状态
②江南经济首次得到开发,经济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期
③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进步潮流
④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历史总体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www.njhksw.com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三 “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食”和“汉人胡服”的现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有什么关系?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历史上有一位北魏统治者为了顺应这种趋势,进行了改革。这位统治者是谁?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3)上面第(2)问中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界限逐步缩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弟子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同跨)州连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汉书·诸侯王表序》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告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律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曹魏)功臣无立锥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实传虚爵。本根无所庇荫,遂乃三叶(指曹魏政权仅三代)而亡。有晋思改覆车。复隆磐石,或出拥旄节,莅岳牧之荣,入践台阶,居端揆之重。……机权失于上,祸乱作于下。楚、赵诸王,相构衅,徒兴晋阳之甲,竞匪(没有)勤王之师。
tag: 历史 测试题初一历史学习,初一历史学习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初一历史学习